为积极响应湖北省“楚商回乡 校友回归”专项行动,凝聚校友力量、深化校企合作,结合广州校友会2025年工作安排,受夏威会长委托,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梅林锋带队于4月9日—4月11日回访母校。与校方就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校企合作、整合校友资源、人才培养支持、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及区域协同发展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共同为学校发展与区域协同发展出谋划策。
领导关怀 欢迎回归
4月9日下午2点,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小春在行政楼亲切接见广州校友会代表。校社会资源处处长王俊、副处长石刚陪同会见,广州校友会95级发酵校友周林教授等参与交流。 宋小春首先代表学校向广州校友会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校友是母校最珍贵的财富,“楚商回乡 校友回归”专项行动是湖北省凝聚校友力量、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广州校友会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搭建校地、校企合作桥梁。他向校友们详细介绍了专项行动的政策背景与实施方向,通报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双一流”建设等方面的进展,特别是学校在智能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与成果,期待校友们常回母校,共促发展。
梅林锋首先代表广州校友会对宋校长此次当选为湖北工业大学校长表示祝贺,并向宋校长汇报了广州校友会2024年工作成果及2025年规划。他表示,过去一年,广州校友会以“凝聚校友、服务母校、回馈社会”为宗旨,打造了系列品牌活动:“大咖校友走访”促进代际经验传承,“赢在南粤”聚焦行业前沿趋势,“读书分享会”营造终身学习氛围,“粤港澳大湾区校友足球赛、羽毛球联赛”及“毕业生迎新活动”增强了区域校友黏性。同时,广州校友会积极推动广深佛莞四地联动机制落地,启动行业分会与区域分会筹备工作。展望2025年,梅林锋表示,广州校友会将在母校指导下深化创新:一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校友论坛”,汇聚政产学研资源,助力区域产业升级;二是实施“行业知识拓展计划”,通过企业导师工坊、前沿技术讲座等提升校友竞争力;三是强化“造血功能”,依托校友企业资源构建可持续服务体系。最后,他代表广州校友会全体校友盛情邀请母校领导、师生出席5月17日广州校友会年会,共叙师生情谊,共谋湾区发展。
会见中,双方围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议题展开了交流。宋小春高度肯定广州校友会的工作成效,强调学校将持续支持校友组织建设,期待以“双回”行动为契机,推动校友资源与学校“双一流”建设深度融合,实现校友发展与母校进步同频共振。

走进总会 共商发展
4月9日下午3点,在社会资源处的组织下,湖北工业大学10余个单位领导与广州校友会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交流。湖北工业大学社会资源处王俊处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关向娟部长、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张志国、计算机学院叶志伟院长、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周梦舟院长、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熊在琼副院长、教务处吕栋副处长、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李俊杰副处长、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常青、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娇、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利涛、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彦君、工程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曹仲伟、社会资源处石刚副处长等职能部门、学院有关负责人,以及95级发酵广州校友周林教授参与座谈交流。本次座谈主要是围绕落实湖北省“楚商回乡、校友回归”专项行动展开深度交流,为校地协同发展勾勒清晰路径。
王俊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校友是母校最亮丽的名片,更是连接大湾区与荆楚大地的桥梁。" 他详细解读了湖北省 "楚商回乡、校友回归" 专项行动的政策,特别提到省委省政府对校友经济的高度重视,希望通过校友网络,让母校的科研成果在湾区开花结果,让湾区的产业资源反哺湖北发展,最终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广州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梅林锋向母校各位领导汇报了广州校友会2024年工作成果及2025年规划,同时他表示:“每次回到南湖之畔,都能感受到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都能感受到母校蓬勃的发展活力和巨大变化,这次广州校友会回访母校只是开始,期待未来与母校展开更多更精准的对接和合作”。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如何将湖北省“楚商回乡、校友回归”专项行动工作和彭书记前期走访广州校友会提出的相关要求进一步落实,促进地方校友会及校友企业与母校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结合母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就湖北工业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以及共建产业技术平台等展开了深入探讨。双方围绕未来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整合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企业技术需求与母校科研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在推进产教融合与实习就业方面,双方计划深化“实习就业一体化”合作,与校友企业共建实践基地,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支持方面,双方进行了交流探讨并初步达成共识。针对母校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数字 +”“AI +”课程要求,将邀请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开设“行业前沿讲座”“企业导师工作坊”,把实际项目案例融入教学,使课程更贴合实际需求。此外,还将搭建“校友企业供需对接平台”,整合校友企业技术需求、招聘信息与母校科研成果,促进跨行业合作;响应湖北省“楚商回乡 校友回归”政策,推动校友企业参与湖北产业升级;探索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组建跨校/企/地校友科研联盟,共建新质生产力校友联合实验室;构建数字孪生校友经济带,探索建立动态学科调整反馈机制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母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同时,广州校友会将会策划“校友回归”专项活动,组织大湾区校友企业组团返校招聘。并计划在广州设立“湖工大湾区校友驿站”,为来粤工作的学弟学妹提供职业规划、租房对接等‘一站式’服务,让大湾区成为湖工大学子的‘第二故乡’。本次座谈会务实高效,且富有成果。正如社会资源处王俊处长在总结中所说:“当母校的学科优势遇见湾区的产业蓝海,当校友的反哺热情碰撞学校的发展需求,我们正在一起书写校地协同的新篇章。这不仅是资源的对接,更是情感的共振、梦想的同频——期待以‘双回’行动为起点,让湖工大人的智慧与担当,成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和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走访院校 推动落地
4月10日—11日,梅林锋和周林一行先后拜访了校办、人事处、校团委、社会资源处以及土建学院、生工学院、计算机学院、经管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单位,与各部门负责人就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学科共建、校企人才订单式培养等展开深入交流。并在生工学院王辉和周梦舟的陪同下参观了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实验室和教授工作室。在计算机学院叶志伟的陪同下参观了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


暮春时节的南湖波光粼粼,映照着校地协同的美好愿景。广州校友会的此次回归,不仅是一次工作对接,更是一次情感升温与共识凝聚。既是对“双回”行动的生动实践,更是湖工大人 “校荣我荣、共谋发展” 精神的真实写照。此次广州校友会回访母校,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核心,将母校的学科优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需求、校友的社会资源深度融合。通过一系列议题的深入探讨,双方有望构建“情感联结—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的长效合作机制,不仅助力母校“双一流”建设,也将推动校友事业与母校发展同频共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贡献“湖工大力量”。此次交流活动,是落实“双回”行动的重要举措,也为未来学校与校友及校友企业之间的合作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